查看原文
其他

媒体聚焦 | 江西辖内农商银行金融“组合拳”力保“猪”事顺利

江西·农商银行  江西人民自己的银行

     

今年以来,猪肉价格大幅上涨成为民生焦点。打赢生猪保供稳价之战,金融支持不可或缺。日前,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央广网、江南都市报等媒体深入江西蹲点调研采访,报道了江西各地农商银行创新信贷产品,开展“畜禽智能洁养贷”试点,加大生猪养殖信贷支持,以金融力量促进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

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让农民还敢养猪,关键是什么?

先把猪舍改造升级
2019年12月19号,星期四,小雨。记者来到江西省抚州市东乡区詹圩镇,开始蹲点。
刚来到全国生猪调出大县——抚州东乡,记者刚好赶上新一轮冷空气,气温骤降,小雨加寒风,让人刺骨。天气虽然恶劣,但养猪大户彭明高却忙得停不下来。


彭明高:“这是冷风机,夏天哪,母猪在产房里产子不是温度高嘛,它这边是制冷嘛,就像我们的空调一样的。这每个都是对着母猪的头,降温嘛。重新改造的冷风机,原来旧的把它拆掉。”


看到大地鑫种猪有限公司的建设场面,记者心里有了一丝暖意。老板彭明高好在今年7月份就销售了大部分存栏生猪,现在刚好腾空猪舍进行扩建升级。


彭明高:“这次不是非洲猪瘟嘛,把猪赶出去了以后,我就全面要整改(猪舍)。花了几百万这次,包括污水处理,现在做洗消中心。”


在猪场的侧门,后八轮装卸车拉着石料正倾倒在马路对面平整好的空地上,彭明高的弟弟彭仁高忙给记者介绍。


彭仁高:“就是洗消,车子消毒,外面进来的车,从这里消毒,洗干净然后在一个65度的环境里把它烘干,就是把外面的病毒杀死。”

需要银行信贷支持
彭仁高所说的病毒,就是养猪人谈起就色变的非洲猪瘟了。东乡区以前每年生猪出栏120万头,今年因为非洲猪瘟,病死一部分,还有不少人把种猪都卖了,一直不敢复产增养,据畜牧部门估算,今年东乡区只有80万头出栏。彭明高对记者说,改造猪舍后,复养最大的困难一个是希望国家尽快研制出非洲猪瘟疫苗,另外就是资金的压力挺大。


彭明高:“这次我们在农商银行找了一个180万的贷款,就是‘(畜禽)智能洁养贷’。所以他们银行要求我年底要弄完,包括我自己配套,估计都要230万左右,外面还有一个洗消中心,差不多要80万,这几栋房子就要200多万,还有设备,设备都不在(计算)内呢。”


彭明高说,现在养猪想挣钱,环保设施得做到位,所有的东西一投入,发现养猪是个重资产行业,没有银行信贷支持很难做得来。
为此,记者和老彭来到城区的农商银行。信贷部总经理李志锋说,他们针对今年东乡生猪产业遭遇的困难,在全省首创了一款信贷产品,帮养猪户渡过难关。


李志锋:“我们今年推出了‘畜禽智能洁养贷’,就是专门为解决养殖户在环评升级跟改造这一块的固定资产贷款,贷款期限是3到5年,利率执行基准利率。我们东乡农商行支持生猪养殖这一块总共投放是有3.6个亿,支持了辖内的生猪养殖企业近100户,‘洁养贷’授信了1600万元,截止目前发放了4户,发放金额是820万元,后期我们也会对这一块加大投放力度。”

政策保障很关键

走出农商银行,记者又来到东乡区畜牧水产局局长揭玉芳的办公室。她正在安排人准备下发《东乡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非洲猪瘟防控长效机制切实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实施意见》。


揭玉芳:“我们联合了多部门联合下文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健全动物防疫体系,加快推进养殖屠宰行业的转型升级,千方百计稳定生猪生产,从政策、资金、保险、补助等等方面让养猪户吃定心丸,同时,加大力气保障猪肉市场供应。”


揭玉芳局长还跟记者说,现在要采访猪比采访人还难。要看到猪,得隔离三天,每天还得全身脱光消毒4次。
记者把从揭玉芳局长那要来的养猪视频拿给彭明高的儿子彭成看,17岁就开始帮父亲养猪的他,已经戏称自己为“猪二代”。他说,现在他和他爸最爱听的就是猪的叫声了。

彭成:“看着那一头头小猪,说实话,一个个就跟宝贝疙瘩一样,真的是。现在半年多没养猪了,感觉人心里好失落一样,好像有点不知道干什么。这么多年,也靠这个猪养活我们自己,我们一家人,买房子买车都是靠这个养猪来的。所以说不养猪,我想不到我还能干什么。我们就希望赶紧做好,年底或者年后迅速恢复生产。”


江西省从今年9月开始陆续推出的政策效应正在不断显现。目前,江西全省生猪产能正在稳步恢复,生猪净调出量达到941万头,同比增长5.4%。此外,各地新建、改扩建养殖场1259家,其中已完成建设463家,新增母猪8.6万头,新增产能200多万头。

江南都市报 

“畜禽智能洁养贷”力保“猪”事顺利

——江西辖内农商银行“放大招”支持生猪养殖    贷款余额达46亿元


2019年12月23日《江南都市报》


当前,保障猪肉供应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但是,要稳定猪肉价格,让百姓碗里有肉,除了眼下增加冻猪肉投放以及从国外进口猪肉外,治本之策,还是得从源头着手,做好生猪生产。而要做好生猪生产,除财政投入之外,金融支持不可或缺。


基于此,江西省农信联社积极响应人民银行和省政府试点“畜禽智能洁养贷”,先后在抚州、九江、赣州等地农商银行开展试点工作,抚州东乡农商银行在试点工作中,以“洁养+智能”为核心的“畜禽智能洁养贷”信贷产品孕育而生,为需要资金支持的生猪养殖户提供精准的金融服务,有效助力生猪养殖业的稳产保供。


支持生猪生产  
农商银行扮演重要角色


生猪养殖,作为东乡区特色产业,在带来稳定收入的同时,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今年“非洲猪瘟”的肆虐,对老百姓的“菜篮子”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此大环境下,如何实现金融支持生态养猪,帮助养殖户养更多的猪、养更健康的猪,成了金融行业义不容辞的责任。


事实上,在支持生猪生产方面,农商银行一直扮演重要角色。在很多县域,无论是生猪产业的龙头企业,还是以养猪为主的家庭农场,以及个体农户,都是农商银行的客户。可以说,能否稳定生猪生产,农商银行的作用举足轻重。

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金融支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工程,全力解决生猪养殖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同时探索出一条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道路,在省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抚州市委市政府和省农信联社,以及抚州市金融办、东乡区委等领导的多次调研指导下,东乡农商银行“畜禽智能洁养贷”产品孕育而生。

畜禽洁养贷
已成功发放1800万元


据了解,“畜禽智能洁养贷”是东乡农商银行对取得生猪养殖许可的养殖大户、养殖农民合作社、生猪养殖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以互联网智能养殖管理平台为管理依托,创新养殖经营权为抵押方式,向养殖企业(户)发放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专项贷款,贷款为“洁养”工程实施提供所需资金。

该产品主要有两大创新亮点。”东乡农商银行有关工作人员介绍说,首先是创新“养殖经营权”抵押模式。把养殖户的《发改委立项备案书》《环评合格报告》《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三证合一形成“养殖经营权”,将《养殖经营权证》在监管部门(区畜牧水产局)进行抵押登记,极大地解决了养殖企业因抵押登记难而造成的贷款难问题。


其次是打造“智能+洁养”新平台。江西辖内农商银行与北京农信互联合作,共同打造了“猪小智”生猪养殖智能养殖管理平台。养殖企业(户)通过安装“猪小智”平台,通过“智能监控”+“大数据分析”,全面提高生猪养殖线上管理效益,既能降低人工成本,又能实现科学饲养,较少饲料浪费,特别是在“非洲猪瘟”特殊时期能极大减少人畜接触,降低疫情传播概率,全面增加养殖收益。

“同时,我们银行还可以通过后台监控系统与猪联网平台,对养殖企业的生产、饲养、销售全流程管理进行实时监控,全面提高信贷风险防范能力。”该工作人员说,这样的帮助,既有利于生猪产业较快恢复元气,也能减小农商银行信贷风险,还能增加客户忠诚度,让农商银行“江西人民自己的银行”品牌形象更加深入人心。


今年9月底,经过半年多的调研、探索,“畜禽智能洁养贷”产品正式出台,于10月30日正式启动“抚州市东乡区畜禽智能洁养贷首贷仪式”,并现场与6家生猪养殖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授信1600万元。截至目前,已全部完成该6家企业的贷款申请、调查流程,并已成功发放820万元。


获得贷款的养殖企业,严格按照要求将资金投入到生猪养殖环保基本建设、环保设备购置、技术改造、新建、改建、扩建环保工程设施等方面。目前,除了东乡农商银行已发放820万元贷款外,共青农商银行也已发放980万元“禽畜洁养贷”,合计成功发放贷款1800万元。

多重创新意义
有效解决养殖户融资苦点


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畜禽智能洁养贷”还有多重创新意义。首先,“畜禽智能洁养贷”用于养殖场排污系统的改造、环保设施的升级和养殖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能有效改善畜禽养殖污染环境问题。其次,创新养殖经营权抵押方式,解决了养殖户们融资难的痛点,贷款利率执行人行LPR利率,大幅降低养殖融资成本,有效解决养殖户们融资贵的苦点。第三,“畜禽智能洁养贷”的创新推广与应用,是践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突出生态文明,走好绿色发展路”“争取实施国家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项目,彻底治理畜禽面源污染”的有力尝试,为推进区域生猪及其上下游产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最后,“畜禽智能洁养贷”的试点成功,是探索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体现的一条新路径、新方向, 为全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工作提供了更多的经验,为实现畜禽养殖可持续发展开创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全新模式。


生猪产业关乎城乡居民菜篮子,也关乎物价走势。保障供应,不仅事关民生,更事关大局。当前生猪产业保供稳价,既有挑战,更有机遇。对此,东乡农商银行将全面加快洁养贷试点投放进度,在试点过程中不断完善互联网智能养殖管理平台贷前贷中贷后的相关管理,在贷款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全力打造“畜禽智能洁养贷”的养殖企业样板。


“产生较好的经营效果后,让辖区内其他养殖户到养殖企业样板观摩取经,然后由大带小,以点及面,对全辖区规模养殖户逐步分次分批投放‘畜禽智能洁养贷’,实现洁养设施技改,提高全行业产能,带动东乡区生猪养殖产业绿色健康发展。”该农商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还将多措并举,深挖生猪产业信贷需求,做好融资对接,为支持生猪养殖户尽快恢复生产、增加生猪供给,贡献江西辖内农商银行的力量。

深挖信贷需求
为江西发展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其实,农商银行扎根“三农”,服务县域,对本地企业、农户的了解以及长期结下的深厚感情,是农商银行最大优势。在企业和农户遇到困难时,农商银行的传统是不离不弃,这也就是为何农商银行很多客户都只认农商银行,有的甚至通过存款大于贷款的方式反哺农商银行的原因,这也让农商银行在县域的根扎得很深很牢。


如今,生猪产业遇到困难,江西辖内农商银行不忘社会责任,牢记支农支小初心,积极帮助符合授信条件但暂时遇到经营困难的养猪企业和养殖户,努力做本土“最有温度的银行”。自人民银行和省政府号召试点“畜禽智能洁养贷”以来,江西省农信联社积极响应,先后在抚州、九江、赣州等地农商银行开展试点工作。

“‘畜禽智能洁养贷’的试点成功,是探索金融支持生态产品价值体现的一条新路径、新方向,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务实举措。”采访中,省农信联社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全省农商银行生猪养殖类贷款余额达46亿元,省农信联社将以“畜禽智能洁养贷”为契机,进一步加大信贷产品创新,指导全省农商银行继续做好生猪产业的金融服务工作。


同时,省农信联社还将带领全省农商银行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落实绿色信贷标准,创新绿色金融产品,加大绿色信贷投放,以实际行动助推江西绿色崛起,为建设富裕美丽幸福现代化江西贡献更大金融力量。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江南都市报


大家都在看  点击可阅读

江西省联社党委召开深化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集中约谈会

服务 | 江西四家农商银行获评全国“消保之星”荣誉单位

关注 |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传递出哪些新信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